|
“疫”路同行 以艺寄情 | 致敬这场战“疫”中最可敬的您5
发表时间:2022-02-15 15:02作者:天津昇华画室 “疫”路同行 以艺寄情 | 致敬这场战“疫”中最可敬的您 2022年元月24日,天津的疫情历经16个日夜的战斗,终于看到了曙光。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南部区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滨海新区教体局的带领下,昇华画室、昇华美育、德远高中携师生以及津南美协会员,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您表达敬意。您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的刚毅、天使的慈爱和家人的亲情。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8日的奥密克戎疫情,传染力“升级”,发现时已传播三代,来势异常凶猛。当日下午,市委书记李鸿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深入津南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2日至17日在天津调研指导防控工作,到疫情暴发地津南区,多次深入封控小区、教育园区、定点医院、疾控中心、隔离场所等,了解疫情溯源、全员筛查、转运隔离、服务保障等工作,推动各项防控措施加快落实。天津市委和市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将疫情有效控制在暴发地,遏制了疫情扩散和外溢,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天津的疫情于2022年元月24,历经16个日夜的战斗,终于看到了曙光,社会面清零。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南部区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滨海新区教体局的带领下,我们用擅长的方式向您表达敬意,一位位可爱的医护人员,我们向您致敬。您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的刚毅,天使的慈爱,和家人的亲情。 战“疫”行 -德远高中-穆富江 奥密克戎,突袭津城。新冠魔影,再度逞凶。 政府百姓,临危受命。行动迅速,有效施控。 党政决策,家中静等。流调溯源,公开透明。 信息详实,安稳民众。防疫重任,何需号令。 白衣天使,整装出征。昇华德远,师生请缨。 战疫绳墨,家校联动。携手抗疫,心心相通。 课业布置,跨越时空。网络关怀,舒缓心凝。 核酸检测,一声百应。虽非医护,参与其中。 引领队伍,党员先锋。躬亲示范,团员紧从。 师生相遇,笑意盈盈。举臂握拳,毋说自明。 星光虽弱,点缀夜空。灯火虽微,召唤光明。 一根炭火,驱走寒冬。一抹绿意,冬日温情。 日升东方,何惧西风。有我中华,国泰民生。 愿我津门,早日康宁。祝我华夏,海晏河清。 天津这方土地,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样子 ,而1月8日,这份宁静被打破了…… 奥克密戎突袭津门,让繁华的街道瞬间变得冷清,在政府的决策之下,所有居民听从指示,居家静止,为抗击病毒默默地做着准备。作者:昇华美育-李晶波作者:昇华美育-张琦 作者:昇华美育-李晶 疫情刚刚有了苗头,各级政府立即反应,下达指令,停课停工,人们居家隔离。隔着窗户看到楼下密集的医护人员,警卫人员。作者:昇华画室-赵国尧 者:昇华画室学生-方玉 作者:昇华画室-安淇泽 疫情刚刚有了苗头,各级政府立即反应,下达指令,停课停工,人们居家隔离。隔着窗户,看到楼下的医护人员、警卫人员。 作者:昇华美育-宋志仆 作者:昇华画室-刘艳君 作者:津南美协-赵老师 作者:昇华画室-康乃馨 作者:昇华画室-马楠作者:昇华画室-王瑞 一方有难多方驰援,滨海教体局也组织了200多位年轻干部,到津南一线助力抗疫,区内党员也深入社区,组织维护秩序。熟练的动作,熟悉的身影,匆忙的脚步……一线医护和社区人员不厌其烦地进行了一次次核酸检测,面对无情的病毒,正是他们用行动给予市民信心和希望。 作者:昇华画室-赵国尧作者:昇华画室-郝晓亮作者:昇华画室-席帅琪 蓝色帐篷里的灯光,拉长了医护者纤弱的身影,映照着工作者疲惫的脸庞,但大家都选择了坚持,相互加油打气,不胜疫情绝不退让。在政府的精准决策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确诊病例终于在下降,下降……作者:昇华画室-李嘉嘉作者:昇华画室-李南南 前几日还喧腾的市场是那样静,前几日还拥挤的道路再难寻觅车辆,前几日还热闹的校园也变得沉寂……有的只有闪烁的隔离警灯,呼啸而过的救护车辆,一遍一遍的防护警示。社区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协管辅警,他们在忙碌,他们在加速,他们在抢时间,他们舍了小家,他们冲在了一线……“谁说英雄踏着祥云,也有可能踩着小船”——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可敬的英雄。 作者:昇华画室-鞠博 作者:昇华画室-鞠博作者: 作者:昇华画室-朱闰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大战当头,我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主动请缨,千万一线,共同抗疫。政府的物资一批一批送往疫情重地,志愿者将物资一批一批送入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家中……他们奋斗在一线,挨家挨户分发必备物资,为千千万万个家庭送上温暖 作者:昇华画室-苏琪作者:昇华画室-郝晓亮 作者:昇华画室-郝晓亮 防疫工作者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不分日夜紧张地忙碌着。永远忘不了他们靠在一个地方就能睡着的样子,他们也是平凡的人,与家人分别,坚持做着不平凡的事。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作者:昇华画室-蒋毅 作者:昇华画室-马菲 政府的决策,过硬的作风,快速的处置,有效的方法,终于拨云见日,看到了希望。
作者:昇华美育-李沫然 作者:德远高中-朱翔鸽 作者:德远高中作者:昇华美育-孙程程作者:昇华画室-孙曼妮 作者:德远高中-黄萌莹 作者:昇华美育-施嘉雯 作者:德远高中 疫情期间,大家都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社区的志愿者为我们挨家挨户送上温暖,及时提供新鲜的果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在家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适当的锻炼、学习,多吃些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多喝牛奶,不外出,不乱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作者:昇华画室-李朋作者:昇华美育-乔治 “我市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社会面‘清零’。”这一声,犹如一道寒冬暖光,划过津沽大地。至此,国内**场本土传播奥密克戎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在一线日夜坚守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辛苦了!感谢这场防疫阻击战上有您!感谢您坚守在岗位上,挺拔的身影,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安心~这场战役中,众多岗位坚守着不同的人,而相同的是一颗勇于奉献、众志成城的心。 作者:津南美协-赵老师
者:昇华画室-夏学兵 作者:昇华画室-董紫阳 伴随着无数身影持续不懈的努力,天津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家里面、街道上又响起了欢声笑语。伴随着一场大雪,人们的心中逐渐地亮堂起来。瑞雪兆丰年,期待春暖花开之时,津门故里我们摘下口罩见面。 作者:昇华画室-杨健 致敬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所有公安干警、医护人员。——津南美协-赵老师 昇华美育“最美逆行者”战役主题公益绘画大赛圆满结束,本次比赛王浩宁同学获得**名,杜幸芸同学获得第二名,刘姳萱同学获得第三名,昇华美育以3位小朋友的名义向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锦绣家园社区捐赠5000只口罩~ 中共辛庄镇柴辛庄村支部委员会为我们发来感谢信 “疫”不容辞,携手战“疫” —德远高中-杨敏 2022年1月8日,天津市突发疫情。为做到严控疫情,滨海新区分别于1月10日、12日、16日、20日,对滨海新区全体市民进行了四轮大规模、大范围的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德远高中的党员教师们主动响应,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自行到所居住社区报名参加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 她们穿上防护衣、红背心,戴上红袖箍,走上了各自志愿服务的岗位。您好,请大家按照规定路线进入测试区,排队要间隔1米的距离,您扫健康码了吗?在检测点,党员教师志愿者们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有序地引导辖区居民们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筛查。在维持现场秩序过程中,热情帮助社区老年居民扫码登记、解惑答疑,稳定现场居民的情绪,用她们的温情服务,带领居民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2022年1月10日是腊八,天气虽然寒冷,可是参加志愿服务的党员教师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身体的不适,克服了家里还有老人、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身为班主任还有一些事务需要处理等困难,她们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持续奋战在核酸检测的最前线,她们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德远高中党员教师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线上。 学校入党积极分子、普通教师、学生及家长们,也积极加入到所居住社区进行的紧张的核酸检测筛查志愿服务工作当中。同心抗疫,用情用心服务。在这四轮的全员核酸大筛志愿服务中,学校党员团员及骨干教师、学生、家长们参加人数达到了82人,次数达到了246次。 汇聚力量,助力抗疫,积极发挥德远高中无私为社会作贡献的信心与行动。在这党员义务志愿服务工作中,让我们看到了德远高中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心鉴初心;教师职工、学生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疫情面前的共同担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正是有了这些冲锋在一线的党员教师,与辖区居民群众齐心协力,才筑起滨海新区“油城”疫情防控,牢不可破的“红色长城”,“疫”不容辞,携手战“疫”。 ●●● 她叫王欣雨,昇华画室20级学生。 她说,这次疫情跟往常不一样,这次是我的城市生病了。看着不断增加的确诊数字,我切身感受到这次疫情的严峻。天津是首个对抗奥密克戎的城市,我们是天津的一分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有担当,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抗疫工作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我立即向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于1月15日加入到港星里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中。 不论疫情多么令人恐惧,我们都应该团结一心,展现出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为守护我们的家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她说,未来永远是未知的,但是面对未知,我不会恐惧和慌乱,当拿到那件红色的志愿者马甲时,顿时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早上6点开始组织居民朋友们有序排队做核酸,按照十人一组为一梯队来进行。同时维持现场的秩序,做到不聚集,井然有序地完成我们的核酸大筛任务。不断提醒居民朋友一定要带上身份证,加快了我们的信息收集速度,同时提高了我们采样的效率。 虽然很多人身上已经贴满了暖贴,但是在凛冽的寒风中依旧无济于事,刺骨的寒风穿透棉服,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颤抖着身体。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仍然在坚持,因为我们是滨海新区志愿者!因为我们肩负着责任,为了我们的城市更够快点好起来,绝不能退缩。虽然我们的志愿工作充满未知与坎坷,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值得的。 最后她说道: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疫”,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战“疫”。让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对奥密克戎说“拜拜”。相信我们,相信天津,相信来支援天津的救援队们,我们一定能够在这次战“疫”中取得胜利! ●●● 她叫张遵宇,是昇华美育的一名老师。 她说:“今天是我们共同抗疫的第十一天,怀着平静而又充满波澜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发现疫情的**天,我们就接到了教育局的停课通知,我知道这意味着这场与病毒之间的较量即将开始,随后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疫情愈发严峻,奥密克戎肆虐而来,大家都陷入恐慌之中。很快政府就作出要求居民居家隔离,全市人民接受全员核酸筛查的决定。与此同时,我也接到了社区缺志愿者的紧急通知。我决定报名参加,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劝阻,即便如此,我依然坚定我的信念,我一定要去,我要参与到这场战斗中!” 随后便开启了社区支援工作,为大家登记报名,让每个人都能顺利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安抚大家不安的内心,这便是我们,这便是大家,这便是志愿精神。 她说,我会永远记得那个晚上,紧急搭建的支援篷。凌晨2点钟,我们挨家挨户地敲门进行二轮核酸筛查。同行的志愿者里有一位60多岁的大娘,即便腿脚不太好也依然坚持着给大家帮忙。还安慰我说,闺女,干咱们这个的就是受累不讨好,半夜去敲门居民情绪会不好,说什么你不要往心里去。永远忘不了,医护人员精疲力尽靠着纸箱子就睡着的样子。三九的天气,寒风凛冽,但天冷心不冷。居民的每一声问候和感谢都让我心里暖暖的。 她说,疫情来临,有多少人为我们大家无私地奉献,我是一名志愿者的同时,也是一位老师,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每个孩子在家都健康平安,每个孩子都能尽早地正常上课,这份志愿工作,我会坚持下去。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会为了这个他爱的世界默默奋斗。 ●●● 德远高中-王桂荣支援一线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一场真金烈火的考验面前,再一次让人看到天津这座城市的坚毅不屈、英勇豪迈。再次让人看天津到这座城市的守望相助、真情大爱。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始终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强有力武器! 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突袭津城,津南区等一些地区逐渐出现病例,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再一次打响了。天津各地区积极响应,共同对抗疫情,天津加油!病毒好像穿着隐形衣服,看不见摸不着,悄无声息地来到大家身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让它原形毕露,只有高浓度的酒精才能让它灰飞烟灭。 津南区疫情爆发, 部分地区进行大型筛查,核酸检测设置在各个点位。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全封闭戴着厚厚的口罩,他们的武器仅仅是一根长长的棉签,为我们服务着。各个点位也站满了身穿红色衣服的人员, 对我们进行督促,避免做核酸人员密集,他们就是志愿者。看到这一幕,我想到了志愿者身上的责任,看到了他们为我们服务的热心、对疫情防控作出的贡献。志愿服务是一种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方式,是传递爱心、送去温暖的过程。对于被服务的我们来说,是社会对我们的关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去报名了志愿者,想要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对疫情防控作出一点贡献。参加以后,我收到主任给我分配的艰巨任务,派我去协助医护人员。我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瞬间热了起来,虽然在寒冷的冬天,我也能感受到一丝丝热意。我戴上了面罩,带好要用到的试管和棉签。咚咚咚!“您好,我们是居委会派来上门帮助不方便的人做核酸的。”社区的居民们很有礼貌,真诚地向我们表示感谢。我们在社区的马路上来回穿梭。路过的人纷纷对我们表示认可和感谢。 在志愿服务中,我也得到了提高,获得了精神和心灵上的满足。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也是乐己。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我参加志愿活动以后,感受到人们对志愿工作人员的理解。志愿者时时刻刻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做奉献的事,传递爱心。我想这就是“志”的真谛。我会更加努力地参与志愿活动,为更多的人传递温暖,坚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我相信,会有许许多多为志愿工作作出奉献的人。我应对这份责任感到骄傲。志,就是黑夜里闪闪发光的明星, 寒冬里温暖人心的篝火,河流里逆流而上的飞鱼。 人间值得 —德远高中-王雪卿 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世间盛情。——题记 有时候人们常说:“人间不值得。”有时候听到的多了我也会想:诶,这人间值不值得呢?今天我来告诉你,这人间值得。 在我印象里的寒假,新年是很热闹的;最期待的是大年三十和妈妈一块包饺子,虽然也不太会包,但这不重要;陪奶奶看着电视春晚再在头发上别朵红绒花,等待饺子煮熟的过程和爸爸一起到楼下放鞭炮,让回忆留下,好运又一年;零点钟声响起该向长辈拜年啦,七大姑八大姨的红包在哪里;烟花聚又散,春风吹十里,今夜共团圆。在2020-2021年疫情突然来临,那一年很安静,在高度紧张又民心激昂的情况下度过了这一年,疫情也逐渐得到了有效控制。 虎啸新年玩雪球,忽起阴风生新愁。苦难真的比快乐多太多了,人间值得吗?值得。人这一生似乎离不开苦难——病痛、贫苦、家业的落败以及生离死别。我们仿佛成了一株尚未成熟的小树苗,在风中颤抖,在雨中低头,却仍瑟瑟站立,苦中散发着清香。没有人能够永远天真,但,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微弱的希望之火往往在不经意间熊熊燃烧。依稀记得国士无双,不曾忘白衣天使们毅然逆行;当你被困在家里讲着人间不值得的时候,有些人用行动去践行了人间值得,却被永远困在了那个团团圆圆的冬天,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了昨天。这人间因为他们而值得。 2022年的疫情出现在天津,这个热热闹闹的地方,这片我深爱的土地。都说天津人的幽默开朗乐观是刻在DNA里的,这次疫情人们没有了去年的惴惴不安,都井然有序,出门时做好防护;这次要做核酸检测,天津的市民们可以说是生命不息幽默不止,志愿者们拿着喇叭在小区中忙碌,提醒和催促居民们做核酸;看过一个视频,里面的两个天津汉子在让居民们下楼做核酸,两个人一捧一逗加上天津人独特的口音场面很是欢乐:“25号楼四单元401,402的哥哥姐姐下来做核酸了!”“诶,到您们做核酸了”“四楼的不下来您老就先做”“诶,快下来啊”;相比之下咱天津的小姐姐就比较温柔了:“楼上还有没做核酸的嘛,别睡了,快起来了!”这些都为枯燥无味的核酸检测增添了无限乐趣。这人间当然值得。 但最可爱的人儿还是医护人员,他们依旧兢兢业业,依旧逆行,用自己的光照亮阴霾。他们认真耐心地一遍一遍地回答老年人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产生的问题,他们迅速有效地组织安排每个志愿者的任务,他们专注仔细地为市民采集唾液,做好核酸检测…… 今年与去年不同,去年口罩告急,影院关门,人心惶惶,实属不易;今年戴口罩成为习惯,自觉居家,做好防护关注疫情的同时,温暖与年味依旧,与希望长存,终将扭转乾坤。 就算南山南,北海北;即使西风几时来,流年暗中换;哪怕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多少事沧桑巨变,无数人来了又回,可与你们有关的点点滴滴,一直在我心上铭刻;千里迢迢的赶路人啊,谢谢你;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求都平平安安。 我不太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在这个新年,这个爱意漫延的现在,我从未有满腹凄凉的斜倚栏杆,从未看见草木凋零的落叶满中庭;我满眼皆是红日东方,大道霞光;我坚信春天花会开,世间盛情以待,人间值得。 原来人声鼎沸才是真正的岁月静好,原来车水马龙才是真正的国泰民安。 正在人间看,这人间当然值得。 哦对了,疫情当前,别忘了做好防护。 给病毒村村长的一封信 —德远高中-赵晶 亲爱的”病毒村村长”您好: 我是“太空广播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您上次走失的村民“新型冠状病毒”的亲人“奥密克戎”走失,误闯入地球,去了中国的一个浪漫的城市——天津。 它的“走失”导致天津的居民痛苦不堪。但是,天津的居民不甘心,他们以乐观的态度携手一起与您的村民“奥密克戎”做对抗。但它太调皮,无论天津的居民怎么“防御”它,它都不肯回“家”。我们本以为,您会发现自己“村民”的走失,并派“病毒村大使”来接它回家。但是没有想到,您竟然忽视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走失,忽视了“奥密克戎”的走失,您没有让“病毒村大使”来接它。 “奥密克戎”在那座浪漫的城市胡作非为,不少“白衣天使”为了抓住它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不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它的“走失”陷入黑暗。您能知道他们的无助与痛苦吗?“奥密克戎”它现在不是在您的村子里和以前一样“玩”着一草一木,希望您务必重视这个事情! “奥密克戎”现在“无所畏惧”,因为它知道,它这么做,它不会付出任何代价,因为它是“病毒村”里的居民,它要是不高兴,或者吃亏了,您们会让更多“村民”去“扰乱”地球,“扰乱”一座座幸福平静的城市。您们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不是吗? “奥密克戎”现在敢这么放肆,不正是因为您的纵容与您的溺爱吗?您不去管这件事情难道不是因为您们根本就认为地球上少了人跟您们无关。因为您们不会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因为您觉得您们是太空中无敌的存在。 您不能感受到“受害者”的无辜,与“受害者”亲人的绝望。我也不能,因为我们都不是当事人。我只能知道那些我们看着都扎心,心痛的一幕幕。那种痛,会以千倍百倍的疼痛感,痛在他们的身心上。这是“奥密克戎”犯下的滔天大罪,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罪”。您真的要继续纵容它们的胡作非为吗? 如果您看到了这封信,请务必立刻派“病毒村大使”来接它回“家”。并且,请您照看好您的“村民”,不要再让您的“村民”走失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请您理解,谢谢! 我眼中的抗疫 —德远高中-纪一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负重前行。”当我们在家里躲避疫情时,在前线还有一群“逆行者”在与病毒作斗争。我问妈妈什么是“逆行”,妈妈说就是“逆私情,行公益”。没错,他们退掉了返乡的车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义不容辞地投身于这场疫情反击战中,默默付出,保障着大家的安危和健康。为什么光明可以战胜黑暗?我想我找到了答案,是因为光可以照进黑暗,但黑暗却无法进入光。在此,我想对这些身居异地的最美逆行者表达最高的敬意。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是电影《流浪地球》的一段台词,结合这次疫情,它告诉着我们:一切的疾病都是求救信号,疫情的发生,是提醒我们爱惜其它生灵。希望这次能有更多人觉醒,以避免大自然下一次的提醒。 在此,我想号召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清晰头脑,不传谣。最近在网上不断流出关于疫情的诸多谣言,造成了恐慌,我们要坚决抵制各类谣言,谣言惑众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肃惩罚。越是这种危难时刻,我们越要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越是要明辨是非,正确采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 2.理性看待问题,不信谣。如今的网络世界,是个“万花筒”。越是在这种非常时期,网络上更是鱼龙混杂,到处要求转发、转播,甚至转发转播还发新年红包的。对此,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理性看待网络上各种流言细语,做到心中有“数”。在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腾讯说说等社交网上的各种信息,心中要加一个“过滤器”,谨言慎语。 3.传播正能量,抵制谣。这场战“疫”是一场全民战争。“自古邪不压正”,要将谣言击垮,那就是让正能量“发声”,让主流声音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 抗击疫情不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人民的事情。打赢这场“战疫”,人人有责。坚定信心,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2022年元月24日,天津的疫情历经16个日夜的战斗,终于看到了曙光。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南部区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滨海新区教体局的带领下,昇华画室、昇华美育、德远高中携师生以及津南美协会员,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您表达敬意。您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的刚毅、天使的慈爱和家人的亲情。 作者:德远高中学生-陈子贤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8日的奥密克戎疫情,传染力“升级”,发现时已传播三代,来势异常凶猛。当日下午,市委书记李鸿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深入津南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2日至17日在天津调研指导防控工作,到疫情暴发地津南区,多次深入封控小区、教育园区、定点医院、疾控中心、隔离场所等,了解疫情溯源、全员筛查、转运隔离、服务保障等工作,推动各项防控措施加快落实。天津市委和市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将疫情有效控制在暴发地,遏制了疫情扩散和外溢,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天津的疫情于2022年元月24,历经16个日夜的战斗,终于看到了曙光,社会面清零。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南部区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滨海新区教体局的带领下,我们用擅长的方式向您表达敬意,一位位可爱的医护人员,我们向您致敬。您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的刚毅,天使的慈爱,和家人的亲情。 战“疫”行 -德远高中-穆富江 奥密克戎,突袭津城。新冠魔影,再度逞凶。 政府百姓,临危受命。行动迅速,有效施控。 党政决策,家中静等。流调溯源,公开透明。 信息详实,安稳民众。防疫重任,何需号令。 白衣天使,整装出征。昇华德远,师生请缨。 战疫绳墨,家校联动。携手抗疫,心心相通。 课业布置,跨越时空。网络关怀,舒缓心凝。 核酸检测,一声百应。虽非医护,参与其中。 引领队伍,党员先锋。躬亲示范,团员紧从。 师生相遇,笑意盈盈。举臂握拳,毋说自明。 星光虽弱,点缀夜空。灯火虽微,召唤光明。 一根炭火,驱走寒冬。一抹绿意,冬日温情。 日升东方,何惧西风。有我中华,国泰民生。 愿我津门,早日康宁。祝我华夏,海晏河清。 天津这方土地,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样子 ,而1月8日,这份宁静被打破了…… 作者:昇华美育-宋志仆 奥克密戎突袭津门,让繁华的街道瞬间变得冷清,在政府的决策之下,所有居民听从指示,居家静止,为抗击病毒默默地做着准备。 作者:昇华画室-杨孟怡作者:昇华美育-秦润竹 疫情刚刚有了苗头,各级政府立即反应,下达指令,停课停工,人们居家隔离。隔着窗户看到楼下密集的医护人员,警卫人员。作者:昇华画室-赵国尧 作者:昇华画室学生-方玉 作者:昇华画室-安淇泽 疫情刚刚有了苗头,各级政府立即反应,下达指令,停课停工,人们居家隔离。隔着窗户,看到楼下的医护人员、警卫人员。 作者:昇华美育-宋志仆 作者:昇华画室-林正龙作者:昇华画室-段凯文 作者:昇华画室-刘艳君 作者:昇华画室-马楠作者:昇华画室-王瑞 一方有难多方驰援,滨海教体局也组织了200多位年轻干部,到津南一线助力抗疫,区内党员也深入社区,组织维护秩序。熟练的动作,熟悉的身影,匆忙的脚步……一线医护和社区人员不厌其烦地进行了一次次核酸检测,面对无情的病毒,正是他们用行动给予市民信心和希望。 作者:昇华画室-赵国尧 蓝色帐篷里的灯光,拉长了医护者纤弱的身影,映照着工作者疲惫的脸庞,但大家都选择了坚持,相互加油打气,不胜疫情绝不退让。在政府的精准决策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确诊病例终于在下降,下降……作者:昇华画室-李嘉嘉作者:昇华画室-李南南 前几日还喧腾的市场是那样静,前几日还拥挤的道路再难寻觅车辆,前几日还热闹的校园也变得沉寂……有的只有闪烁的隔离警灯,呼啸而过的救护车辆,一遍一遍的防护警示。社区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协管辅警,他们在忙碌,他们在加速,他们在抢时间,他们舍了小家,他们冲在了一线……“谁说英雄踏着祥云,也有可能踩着小船”——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可敬的英雄。 作者:昇华画室-鞠博 作者:昇华画室-鞠博 作者:昇华画室-朱闰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大战当头,我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主动请缨,千万一线,共同抗疫。政府的物资一批一批送往疫情重地,志愿者将物资一批一批送入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家中……他们奋斗在一线,挨家挨户分发必备物资,为千千万万个家庭送上温暖。 作者:昇华画室-苏琪作者:昇华画室-郝晓亮 作者:昇华画室-郝晓亮 防疫工作者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不分日夜紧张地忙碌着。永远忘不了他们靠在一个地方就能睡着的样子,他们也是平凡的人,与家人分别,坚持做着不平凡的事。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作者:昇华画室-蒋毅 作者:昇华画室-苏琪 作者:昇华画室-马菲 政府的决策,过硬的作风,快速的处置,有效的方法,终于拨云见日,看到了希望。 作者:昇华画室-苏琪 作者:昇华美育-李沫然 作者:德远高中 作者:昇华美育-施嘉雯 作者:德远高中 疫情期间,大家都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社区的志愿者为我们挨家挨户送上温暖,及时提供新鲜的果蔬,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在家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适当的锻炼、学习,多吃些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多喝牛奶,不外出,不乱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作者:昇华画室-李朋作者:昇华美育-乔治 “我市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社会面‘清零’。”这一声,犹如一道寒冬暖光,划过津沽大地。至此,国内**场本土传播奥密克戎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在一线日夜坚守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辛苦了!感谢这场防疫阻击战上有您!感谢您坚守在岗位上,挺拔的身影,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安心~这场战役中,众多岗位坚守着不同的人,而相同的是一颗勇于奉献、众志成城的心。 作者:津南美协-赵老师 作者:昇华画室-夏学兵 作者:昇华画室-董紫阳 作者:昇华画室-张伟 作者:昇华画室-柯贤同 伴随着无数身影持续不懈的努力,天津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家里面、街道上又响起了欢声笑语。伴随着一场大雪,人们的心中逐渐地亮堂起来。瑞雪兆丰年,期待春暖花开之时,津门故里我们摘下口罩见面。 作者:昇华画室-郭钰玮 作者:昇华画室-杨健 致敬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所有公安干警、医护人员。——津南美协-赵老师 昇华美育“最美逆行者”战役主题公益绘画大赛圆满结束,本次比赛王浩宁同学获得**名,杜幸芸同学获得第二名,刘姳萱同学获得第三名,昇华美育以3位小朋友的名义向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锦绣家园社区捐赠5000只口罩~ 中共辛庄镇柴辛庄村支部委员会为我们发来感谢信 “疫”不容辞,携手战“疫” —德远高中-杨敏 2022年1月8日,天津市突发疫情。为做到严控疫情,滨海新区分别于1月10日、12日、16日、20日,对滨海新区全体市民进行了四轮大规模、大范围的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德远高中的党员教师们主动响应,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自行到所居住社区报名参加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 她们穿上防护衣、红背心,戴上红袖箍,走上了各自志愿服务的岗位。您好,请大家按照规定路线进入测试区,排队要间隔1米的距离,您扫健康码了吗?在检测点,党员教师志愿者们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有序地引导辖区居民们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筛查。在维持现场秩序过程中,热情帮助社区老年居民扫码登记、解惑答疑,稳定现场居民的情绪,用她们的温情服务,带领居民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2022年1月10日是腊八,天气虽然寒冷,可是参加志愿服务的党员教师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身体的不适,克服了家里还有老人、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身为班主任还有一些事务需要处理等困难,她们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持续奋战在核酸检测的最前线,她们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德远高中党员教师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线上。 学校入党积极分子、普通教师、学生及家长们,也积极加入到所居住社区进行的紧张的核酸检测筛查志愿服务工作当中。同心抗疫,用情用心服务。在这四轮的全员核酸大筛志愿服务中,学校党员团员及骨干教师、学生、家长们参加人数达到了82人,次数达到了246次。 汇聚力量,助力抗疫,积极发挥德远高中无私为社会作贡献的信心与行动。在这党员义务志愿服务工作中,让我们看到了德远高中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心鉴初心;教师职工、学生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疫情面前的共同担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正是有了这些冲锋在一线的党员教师,与辖区居民群众齐心协力,才筑起滨海新区“油城”疫情防控,牢不可破的“红色长城”,“疫”不容辞,携手战“疫”。 ●●● 她叫王欣雨,昇华画室20级学生。 她说,这次疫情跟往常不一样,这次是我的城市生病了。看着不断增加的确诊数字,我切身感受到这次疫情的严峻。天津是首个对抗奥密克戎的城市,我们是天津的一分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有担当,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抗疫工作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我立即向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于1月15日加入到港星里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中。 不论疫情多么令人恐惧,我们都应该团结一心,展现出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为守护我们的家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她说,未来永远是未知的,但是面对未知,我不会恐惧和慌乱,当拿到那件红色的志愿者马甲时,顿时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早上6点开始组织居民朋友们有序排队做核酸,按照十人一组为一梯队来进行。同时维持现场的秩序,做到不聚集,井然有序地完成我们的核酸大筛任务。不断提醒居民朋友一定要带上身份证,加快了我们的信息收集速度,同时提高了我们采样的效率。 虽然很多人身上已经贴满了暖贴,但是在凛冽的寒风中依旧无济于事,刺骨的寒风穿透棉服,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颤抖着身体。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仍然在坚持,因为我们是滨海新区志愿者!因为我们肩负着责任,为了我们的城市更够快点好起来,绝不能退缩。虽然我们的志愿工作充满未知与坎坷,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值得的。 最后她说道: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疫”,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战“疫”。让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对奥密克戎说“拜拜”。相信我们,相信天津,相信来支援天津的救援队们,我们一定能够在这次战“疫”中取得胜利! ●●● 她叫张遵宇,是昇华美育的一名老师。 她说:“今天是我们共同抗疫的第十一天,怀着平静而又充满波澜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发现疫情的**天,我们就接到了教育局的停课通知,我知道这意味着这场与病毒之间的较量即将开始,随后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疫情愈发严峻,奥密克戎肆虐而来,大家都陷入恐慌之中。很快政府就作出要求居民居家隔离,全市人民接受全员核酸筛查的决定。与此同时,我也接到了社区缺志愿者的紧急通知。我决定报名参加,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劝阻,即便如此,我依然坚定我的信念,我一定要去,我要参与到这场战斗中!” 随后便开启了社区支援工作,为大家登记报名,让每个人都能顺利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安抚大家不安的内心,这便是我们,这便是大家,这便是志愿精神。 她说,我会永远记得那个晚上,紧急搭建的支援篷。凌晨2点钟,我们挨家挨户地敲门进行二轮核酸筛查。同行的志愿者里有一位60多岁的大娘,即便腿脚不太好也依然坚持着给大家帮忙。还安慰我说,闺女,干咱们这个的就是受累不讨好,半夜去敲门居民情绪会不好,说什么你不要往心里去。永远忘不了,医护人员精疲力尽靠着纸箱子就睡着的样子。三九的天气,寒风凛冽,但天冷心不冷。居民的每一声问候和感谢都让我心里暖暖的。 她说,疫情来临,有多少人为我们大家无私地奉献,我是一名志愿者的同时,也是一位老师,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每个孩子在家都健康平安,每个孩子都能尽早地正常上课,这份志愿工作,我会坚持下去。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会为了这个他爱的世界默默奋斗。 ●●● 德远高中-王桂荣支援一线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一场真金烈火的考验面前,再一次让人看到天津这座城市的坚毅不屈、英勇豪迈。再次让人看天津到这座城市的守望相助、真情大爱。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始终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强有力武器! 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突袭津城,津南区等一些地区逐渐出现病例,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再一次打响了。天津各地区积极响应,共同对抗疫情,天津加油!病毒好像穿着隐形衣服,看不见摸不着,悄无声息地来到大家身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让它原形毕露,只有高浓度的酒精才能让它灰飞烟灭。 津南区疫情爆发, 部分地区进行大型筛查,核酸检测设置在各个点位。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全封闭戴着厚厚的口罩,他们的武器仅仅是一根长长的棉签,为我们服务着。各个点位也站满了身穿红色衣服的人员, 对我们进行督促,避免做核酸人员密集,他们就是志愿者。看到这一幕,我想到了志愿者身上的责任,看到了他们为我们服务的热心、对疫情防控作出的贡献。志愿服务是一种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方式,是传递爱心、送去温暖的过程。对于被服务的我们来说,是社会对我们的关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去报名了志愿者,想要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对疫情防控作出一点贡献。参加以后,我收到主任给我分配的艰巨任务,派我去协助医护人员。我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瞬间热了起来,虽然在寒冷的冬天,我也能感受到一丝丝热意。我戴上了面罩,带好要用到的试管和棉签。咚咚咚!“您好,我们是居委会派来上门帮助不方便的人做核酸的。”社区的居民们很有礼貌,真诚地向我们表示感谢。我们在社区的马路上来回穿梭。路过的人纷纷对我们表示认可和感谢。 在志愿服务中,我也得到了提高,获得了精神和心灵上的满足。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也是乐己。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我参加志愿活动以后,感受到人们对志愿工作人员的理解。志愿者时时刻刻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做奉献的事,传递爱心。我想这就是“志”的真谛。我会更加努力地参与志愿活动,为更多的人传递温暖,坚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我相信,会有许许多多为志愿工作作出奉献的人。我应对这份责任感到骄傲。志,就是黑夜里闪闪发光的明星, 寒冬里温暖人心的篝火,河流里逆流而上的飞鱼。 人间值得 —德远高中-王雪卿 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世间盛情。——题记 有时候人们常说:“人间不值得。”有时候听到的多了我也会想:诶,这人间值不值得呢?今天我来告诉你,这人间值得。 在我印象里的寒假,新年是很热闹的;最期待的是大年三十和妈妈一块包饺子,虽然也不太会包,但这不重要;陪奶奶看着电视春晚再在头发上别朵红绒花,等待饺子煮熟的过程和爸爸一起到楼下放鞭炮,让回忆留下,好运又一年;零点钟声响起该向长辈拜年啦,七大姑八大姨的红包在哪里;烟花聚又散,春风吹十里,今夜共团圆。在2020-2021年疫情突然来临,那一年很安静,在高度紧张又民心激昂的情况下度过了这一年,疫情也逐渐得到了有效控制。 虎啸新年玩雪球,忽起阴风生新愁。苦难真的比快乐多太多了,人间值得吗?值得。人这一生似乎离不开苦难——病痛、贫苦、家业的落败以及生离死别。我们仿佛成了一株尚未成熟的小树苗,在风中颤抖,在雨中低头,却仍瑟瑟站立,苦中散发着清香。没有人能够永远天真,但,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微弱的希望之火往往在不经意间熊熊燃烧。依稀记得国士无双,不曾忘白衣天使们毅然逆行;当你被困在家里讲着人间不值得的时候,有些人用行动去践行了人间值得,却被永远困在了那个团团圆圆的冬天,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了昨天。这人间因为他们而值得。 2022年的疫情出现在天津,这个热热闹闹的地方,这片我深爱的土地。都说天津人的幽默开朗乐观是刻在DNA里的,这次疫情人们没有了去年的惴惴不安,都井然有序,出门时做好防护;这次要做核酸检测,天津的市民们可以说是生命不息幽默不止,志愿者们拿着喇叭在小区中忙碌,提醒和催促居民们做核酸;看过一个视频,里面的两个天津汉子在让居民们下楼做核酸,两个人一捧一逗加上天津人独特的口音场面很是欢乐:“25号楼四单元401,402的哥哥姐姐下来做核酸了!”“诶,到您们做核酸了”“四楼的不下来您老就先做”“诶,快下来啊”;相比之下咱天津的小姐姐就比较温柔了:“楼上还有没做核酸的嘛,别睡了,快起来了!”这些都为枯燥无味的核酸检测增添了无限乐趣。这人间当然值得。 但最可爱的人儿还是医护人员,他们依旧兢兢业业,依旧逆行,用自己的光照亮阴霾。他们认真耐心地一遍一遍地回答老年人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产生的问题,他们迅速有效地组织安排每个志愿者的任务,他们专注仔细地为市民采集唾液,做好核酸检测…… 今年与去年不同,去年口罩告急,影院关门,人心惶惶,实属不易;今年戴口罩成为习惯,自觉居家,做好防护关注疫情的同时,温暖与年味依旧,与希望长存,终将扭转乾坤。 就算南山南,北海北;即使西风几时来,流年暗中换;哪怕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多少事沧桑巨变,无数人来了又回,可与你们有关的点点滴滴,一直在我心上铭刻;千里迢迢的赶路人啊,谢谢你;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求都平平安安。 我不太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在这个新年,这个爱意漫延的现在,我从未有满腹凄凉的斜倚栏杆,从未看见草木凋零的落叶满中庭;我满眼皆是红日东方,大道霞光;我坚信春天花会开,世间盛情以待,人间值得。 原来人声鼎沸才是真正的岁月静好,原来车水马龙才是真正的国泰民安。 正在人间看,这人间当然值得。 哦对了,疫情当前,别忘了做好防护。 给病毒村村长的一封信 —德远高中-赵晶 亲爱的”病毒村村长”您好: 我是“太空广播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您上次走失的村民“新型冠状病毒”的亲人“奥密克戎”走失,误闯入地球,去了中国的一个浪漫的城市——天津。 它的“走失”导致天津的居民痛苦不堪。但是,天津的居民不甘心,他们以乐观的态度携手一起与您的村民“奥密克戎”做对抗。但它太调皮,无论天津的居民怎么“防御”它,它都不肯回“家”。我们本以为,您会发现自己“村民”的走失,并派“病毒村大使”来接它回家。但是没有想到,您竟然忽视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走失,忽视了“奥密克戎”的走失,您没有让“病毒村大使”来接它。 “奥密克戎”在那座浪漫的城市胡作非为,不少“白衣天使”为了抓住它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不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它的“走失”陷入黑暗。您能知道他们的无助与痛苦吗?“奥密克戎”它现在不是在您的村子里和以前一样“玩”着一草一木,希望您务必重视这个事情! “奥密克戎”现在“无所畏惧”,因为它知道,它这么做,它不会付出任何代价,因为它是“病毒村”里的居民,它要是不高兴,或者吃亏了,您们会让更多“村民”去“扰乱”地球,“扰乱”一座座幸福平静的城市。您们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不是吗? “奥密克戎”现在敢这么放肆,不正是因为您的纵容与您的溺爱吗?您不去管这件事情难道不是因为您们根本就认为地球上少了人跟您们无关。因为您们不会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因为您觉得您们是太空中无敌的存在。 您不能感受到“受害者”的无辜,与“受害者”亲人的绝望。我也不能,因为我们都不是当事人。我只能知道那些我们看着都扎心,心痛的一幕幕。那种痛,会以千倍百倍的疼痛感,痛在他们的身心上。这是“奥密克戎”犯下的滔天大罪,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罪”。您真的要继续纵容它们的胡作非为吗? 如果您看到了这封信,请务必立刻派“病毒村大使”来接它回“家”。并且,请您照看好您的“村民”,不要再让您的“村民”走失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请您理解,谢谢! 我眼中的抗疫 —德远高中-纪一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负重前行。”当我们在家里躲避疫情时,在前线还有一群“逆行者”在与病毒作斗争。我问妈妈什么是“逆行”,妈妈说就是“逆私情,行公益”。没错,他们退掉了返乡的车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义不容辞地投身于这场疫情反击战中,默默付出,保障着大家的安危和健康。为什么光明可以战胜黑暗?我想我找到了答案,是因为光可以照进黑暗,但黑暗却无法进入光。在此,我想对这些身居异地的最美逆行者表达最高的敬意。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是电影《流浪地球》的一段台词,结合这次疫情,它告诉着我们:一切的疾病都是求救信号,疫情的发生,是提醒我们爱惜其它生灵。希望这次能有更多人觉醒,以避免大自然下一次的提醒。 在此,我想号召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清晰头脑,不传谣。最近在网上不断流出关于疫情的诸多谣言,造成了恐慌,我们要坚决抵制各类谣言,谣言惑众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肃惩罚。越是这种危难时刻,我们越要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越是要明辨是非,正确采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 2.理性看待问题,不信谣。如今的网络世界,是个“万花筒”。越是在这种非常时期,网络上更是鱼龙混杂,到处要求转发、转播,甚至转发转播还发新年红包的。对此,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理性看待网络上各种流言细语,做到心中有“数”。在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腾讯说说等社交网上的各种信息,心中要加一个“过滤器”,谨言慎语。 3.传播正能量,抵制谣。这场战“疫”是一场全民战争。“自古邪不压正”,要将谣言击垮,那就是让正能量“发声”,让主流声音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 抗击疫情不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人民的事情。打赢这场“战疫”,人人有责。坚定信心,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